您现在的位置是:煎胶续弦网 > 娱乐

“众叛亲离”后,他成了江西首富,身家325亿

煎胶续弦网2025-07-05 20:54:13【娱乐】1人已围观

简介你要去颠覆别人,而不是等着被别人颠覆。作者:邱处机来源:邱处机ID:qiuchuji_1993) 1998年8月23日,一场关于赣锋金属锂厂的资产内部拍卖会,在江西新余市河下镇悄然进行。李良彬望着对面

你要去颠覆别人,众叛亲离而不是后成等着被别人颠覆。

作者:邱处机

来源:邱处机(ID:qiuchuji_1993) 

1998年8月23日,江西一场关于赣锋金属锂厂的首富身资产内部拍卖会,在江西新余市河下镇悄然进行。众叛亲离

李良彬望着对面的后成4名合伙人,思绪万千,江西感慨良多。首富身

一年前,众叛亲离李良彬带着他们从江西锂厂辞职下海。后成来到新余承包金属锂厂的江西那一刻,他们发誓要打造一家江西的首富身先锋民营企业。

但仅仅过了一年,众叛亲离由于股权平均、后成经营观念不同,江西他们就走到了分道扬镳的地步。

锂厂起拍价是85万元,最后只有李良彬一人举牌。他以总负债114万元、分期付款的方式,盘下了这座处于风雨飘摇的工厂。

散会后,4名合伙人和李良彬依次道别。其中一位离开时,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良彬,你实在太痴了!”

不过他们肯定想不到,24年后,李良彬正是凭借这种痴迷,把由一家乡镇企业,打造成为一个涉及锂源开采、锂盐产品加工、锂电池制造和回收全产业链的锂电王国,最新市值为1700亿。

赣锋锂业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11.62亿元,净利润为51.75亿元。截至目前,已经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爱尔兰和中国青海、江西等地,直接或间接持有18项锂源,权益储量近3400万吨,在全球排名第一,堪称“世界锂王”。

作为创始人的李良彬,最近也以325亿元的财富在《2022胡润百富榜》中蝉联江西首富。

回首过往,赣锋锂业的发展并非一路平坦,有过彷徨,有过风暴,也有过欣喜。

但千帆过尽,李良彬依旧深信:

“如果世间千万条路都没有终点,那么坚持一个方向走下去的人,一定会走得更远。”

01

求学

1967年9月,李良彬出生在江西宜春丰城市筱塘乡的一个农村家庭。

在自己的努力下,李良彬在19岁那年考入宜春学院(原宜春师专)化学系。现在看来,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在那个年代,师专生也算是百里挑一。

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见到李良彬的第一印象,那就是温文儒雅。这可能和他痴迷看书息息相关。

李良彬在宜春学院的求学生活非常简单,除了看专业书以外,他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资料室。

当时资料室存放大量的专业书籍,学校规定只对老师开放。看到李良彬对知识的渴望,主管资料室的聂黎英老师才破例让他进去阅览。

时至今日,回忆起这段时光,李良彬依然感慨万分:“非常感谢宜春学院诸多老师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也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

在学习以外,李良彬也善于团结同学。

“他除了自己学习好,还帮助老师带着学生,热心肠,碰到其他同学不会的题目时,他都主动讲解,是我当时的左膀右臂。”

李良彬在宜春学院的原班主任张翘楚后来回忆道。在他的眼里,李良彬就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更让张翘楚津津乐道的是,曾经有一道考试题,全班只有李良彬做了出来,并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人做出这道题。

“我后来给每一届学生上课时,都会举这个例子。对于他,我真的太喜欢了。”张翘楚的言语尽显对李良彬的疼爱。

02

下海

创始人曾毓群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在东莞新科磁电厂磨练了十年,从技术员一路升至总监的职位。

而李良彬的履历,也有相似之处。

1988年,从宜春学院毕业后,李良彬被分配到江西锂厂的科研所工作,从事锂盐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凭借踏实肯干和勤于钻研,李良彬用9年时间,从技术员、工程师、科研所副所长、科研所所长,一路干到了溴化锂分厂的厂长。

可以说,刚满30岁的李良彬前途无限光明。只要他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将来问鼎江西锂厂的厂长也应该不在话下。

但正如陈棠华一通越洋电话,改变了曾毓群的命运一样,1997年锂行业发生的一件大事,也改变了李良彬的人生轨迹。

在工业上,硬岩提锂曾经一直都是世界上生产锂盐的主要方法,不但历史悠久,工艺也更为成熟。

但在1997年,智利化学矿业有限公司(简称 SQM)开发出卤水提锂技术,成功从富锂盐湖获得99%纯度的优级碳酸锂细粉末,提锂成本大幅度降低。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良彬顿时坐立不安。当时包括江西锂厂在内的国内一批企业,用的都还是硬岩提锂的方法,以往的价格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SQM的产品一旦卖到中国来,所有的厂家将无法生存。”李良彬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忆道。

面对行业变革的转折点,李良彬一时思绪万千。最终,他还是决定从江西锂厂辞职,加入浩浩荡荡的下海创业大军。

用李良彬的话来说,他要将自己的经验、思路和技术思考,应用在这片崭新的领域。

03

草莽

虽有万丈雄心,但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李良彬还是得步步为营。

彼时,锂盐产品需求小,主打产品碳酸锂的需求总量长年在10万吨/年左右,但投资一个冶炼厂的费用却不菲,2000吨的规模就要有1亿-2亿元的资金准备,李良彬不得不望而却步。

而金属锂则不然。不但需求较大,资金投入也小,且毛利率较高——一吨产品售价48万元,能净赚15万元到20万元。

所以,李良彬决定从生产金属锂开始,积累自己的原始资本。

刚好,当时李良彬的亲戚在江西新余市河下镇任职副镇长,负责招商引资。在一次谈话中,李良彬得知河下镇的招商政策,便决定带领4名原江西锂厂的合伙人一同前往。

通过协商,河下镇政府承诺出资385万元,建设一个年产20吨的金属锂工厂。而李良彬团队则和政府签署承包租赁合同,负责组建团队、技术研发和自主经营。

在思考锂厂的名字时,李良彬想到了“赣锋”二字。“赣”是江西的简称,“锋”指的是先锋,在李良彬的蓝图里,他想让赣锋金属锂厂成为江西民营企业的先锋。

梦想是美好的,但实现梦想的道路是残酷的。

在赣锋创业初期,李良彬就遇到不少问题,企业甚至一度分崩离析。

首先是河下镇政府的承诺打了折扣。

政府原先承诺投资385万元,但后来只投了38万元。经过多方筹措,李良彬最后才凑到80万元,建成一条年产10吨的工业级金属锂生产线。

外部的困难勉强还能克服,但真正的危机却隐藏在内部。

毕竟是初次创业,那时的创业教育也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李良彬在分配公司股权时犯了一个大忌——5人平均分配。

李良彬天真地认为,大家都是好兄弟,有福同享,有事好商量,但现实却不如人意。

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团队决策经常出现分歧,难以彻底贯彻,甚至还有股东私吞工厂的资产。种种问题最终导致工厂难以为继,濒临破产。

为了止损,河下镇政府在1998年将赣锋金属锂厂进行拍卖,在原有的5个管理层中公开竞价,起拍价为85万元。

最终,只有李良彬一个人举牌。他以总负债114万元、分期还款的代价,盘下了这座处于风雨飘摇的工厂。

“为了稳定经营局势,我不得不身兼数职。那时候我既是技术员、工资核算员、采购员,更是销售主力。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谈价,学会了“根据客户找客户”的基本思路,学会了怎么团结队伍,依靠大家共同发展。”

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李良彬回忆道。

几年的连轴转虽然让李良彬瘦了20斤,但工厂的经营状况也逐渐好转,直到扭亏为盈。

随着工厂走上正轨,2000年3月,李良彬将赣锋金属锂厂改名为新余赣锋锂业有限公司,一代锂王的发家史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04

积累

“我们一开始没有和投资界的人打过交道,就只能依靠自身原始积累,一点一点地滚雪球式发展。”

在赣锋锂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李良彬忆苦思甜。

确实,赣锋锂业早期创业条件一般。不但厂房破烂,地板泥泞不堪,连大多数员工都是就近招揽的“草根”人才,均为新余附近的居民。

这些人从一线技术人员做起,一边工作一边锻炼,最后伴随赣锋锂业的发展,实现了共同成长。

不过赣锋锂业的发展还是离不开一些高级人才的加盟。

在2003年之前,赣锋锂业的金属锂生产工艺一直有所瑕疵,不敢大举扩张,比如金属锂会腐蚀掉耐火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资金稍微宽裕时,李良彬便四处招兵买马,从北京挖来胡洪波、巴雅尔等一批电解锂专家。

终于在2003年,赣锋锂业的金属锂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李良彬才专门建成一个金属锂生产基地。

李良彬对人才如饥似渴,除了市面上的一些专家,他还把墙角挖到了客户身上。现赣锋锂业副董事长王晓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2年,李良彬到新疆拜访智利化学矿业(SQM)的一家代理商,接待他的正是王晓申。在二人交谈的过程中,李良彬被王晓申对全球锂业的认识深深折服,事后便诚意邀请他加盟赣锋锂业。

如今,王晓申已是赣锋锂业副董事长、第二大个人股东,主管投资和外贸。在业内,李良彬和王晓申被大家称为赣锋的“黄金搭档”。

王晓申

“我就是客户杀手,除了王晓申,邓招男(赣锋常务副总裁)、曹志昂(赣锋有机锂厂总经理)以前都是我的客户。”李良彬在一次内部分享中提到。

在人才的支撑下,赣锋锂业从2003年开始着手丁基锂、氯化锂、工业级碳酸锂、氟化锂等锂盐产品的研发。

靠着这些产品,截至2007年底,赣锋锂业已经实现年销售额2亿元,利润3000多万元,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

“公司发展到2007年,开始逐步接触资本市场,我们就萌生了“上市”的念头。

我们一边加强内部管理,提出了“工作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信息化、信息国际化”的管理理念,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边在内外部推进变革,适应上市的要求,并且积极股改。”

在赣锋锂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李良彬提到。

2007年4月,中比基金联合南昌创投、中国五矿,向赣锋锂业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同年10月,赣锋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李良彬持有39.25%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赣锋在次年就会正式启动上市辅导计划,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打乱了一切。

05

风暴

相对而言,基础锂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进入门槛不高,行业周期性明显。

而2008年的上半年正是处于周期曲线的爬坡部分。受利润驱使,许多新玩家涌入这个赛道,导致全球基础锂产品的供给急速增长。

赣锋锂业也在三个月内,将公司的电解槽由原来的20台扩建至35台,库存一度达到200多吨。

这时,一场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开始席卷全球各个行业,锂业也不例外。

受危机影响,全球锂业下游需求萎缩,供给过剩的上游生产商大多不得不降价应对,甚至亏本销售。

巨变之下,赣锋锂业的处境也相当危险。2008年9月-12月,赣锋的销售额从3600万元下降到1100万元,逼近了盈亏平衡点。

据李良彬回忆,由于库存积压,最紧张时,公司的货币资金还不到1000万元。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行动,资金链就会断裂,更别谈上市。

于是,在召开公司高管会议后,赣锋锂业对危机做出了紧急应对:

很赞哦!(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