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练好内功,银行业向“绿”而行

字号+ 作者:煎胶续弦网 来源:热点 2025-07-06 19:57:02 我要评论(0)

来源:金融时报绿色正成为金融实践的生态底色。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银行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在绿色经济时代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当前,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步入深水区。银行业需要

来源:金融时报

绿色正成为金融实践的绿生态底色。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练好内功不仅是银行业银行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而行也是绿在绿色经济时代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当前,练好内功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步入深水区。银行业银行业需要进一步根植绿色基因,而行将环境、绿社会、练好内功治理(ESG)理念内化于心、银行业外化于行,而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绿内部机制,推动自身和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练好内功

就银行业而言,银行业从自身做起,意味着在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要将ESG理念融入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推动自身低碳转型。银行应从企业价值观、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社区共建等多方面出发,全面贯彻ESG理念,构建系统的绿色发展行动框架,将使命、责任融入自身的发展战略中。

推进绿色发展,树立绿色理念还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久久为功。无论是银行办公场所中的智能照明、无纸化办公、垃圾分类等绿色改造;还是制止餐饮浪费、鼓励员工在工作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抑或是推动供应商绿色准入、绿电购买以及环保公益等举措,推动绿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形成绿色运营闭环,需要更多银行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

银行业作为绿色发展的赋能者,为环保产业及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的角色已广为人知。在各项政策的激励引导下,银行业凝聚绿色发展共识,积极履行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三大支柱、五大功能”使命。

这从多项数据中得以体现: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末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6万亿元;2021年末,43家披露了绿色贷款情况的上市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11980亿元,比2020年末增长38.93%,增速比上年提高26.47个百分点。

在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赋能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过程中,气候风险这一“灰犀牛”不容忽视。后疫情时期,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而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气候风险,也将通过实体经济传导至金融机构。据欧洲央行测算,如果不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到2050年,气候脆弱性投资组合违约的可能性会增加30%。

具体而言,一方面,直接由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物理风险,将造成实物财产破坏、金融资产贬值和损失。例如,据测算,假设2040年全球气温上升4摄氏度,农业贷款违约率将较基准情景高50%。另一方面,若各类市场主体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受政策变化、技术变革、投资者偏好改变等因素影响,出现生产和经营损失,银行持有这类客户的风险也将受到影响。

因此,在支持绿色发展时,银行业不仅要输送资源,更需要重视精准引导资源,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贯穿集团战略、业务、运营和决策等各环节,完善全流程管理机制,提升客户选择和投融资决策能力。

为此,银行业要建立业务连续性和应急管理指引,将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各项损失列为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纳入各部门业务连续性日常管理机制。同时,要健全智能风险防控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ESG信息搜集、处理、核算等方面的效率,增强气候风险管理的技术性和科学性。

在组织架构方面,银行内部各部门要相互配合,为气候风险防控构筑多道防线:业务部门要识别、评估和监测影响客户商誉和信用评级的气候环境风险,并开展尽职调查;风险管理部门应将气候风险嵌入风险管理框架中,提供有关风险暴露的相关独立信息、分析专家判断,以确定、评估、监测和报告风险;合规部门应评估气候环境相关法律或监管变化对银行业务、合规框架可能产生的影响;内部审计部门则应在审查中考虑银行管理气候变化风险能力的大小。

此外,银行业要前瞻性调整投融资组合,加强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政策的跟踪研究,根据气候风险情况适时调整客户结构,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国家邮政局:寄递烟液等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每件限量为12ml

    国家邮政局:寄递烟液等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每件限量为12ml

    2025-07-06 18:46

  • 绿城中国前2个月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14亿元

    绿城中国前2个月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14亿元

    2025-07-06 18:44

  • 越秀交通基建大跌8%,2022年净利同比下降69.1%

    越秀交通基建大跌8%,2022年净利同比下降69.1%

    2025-07-06 18:12

  • 拉加德“定调”:只有在通胀率保证在2%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息

    拉加德“定调”:只有在通胀率保证在2%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息

    2025-07-06 17:5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