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恺:深化数字化改革 促进全方位成体系普惠金融发展
从2001年全国第一批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陈博促进到今天近1600家农商银行蓬勃发展,恺深历史的化数车轮已走过整整20个年头。新时代,字化新征程,改革再出发。全方在银保监会的位成指导支持下,由《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主办的体系中国农金30人论坛·农商银行20年改革发展年会于2022年7月28日~29日召开。来自银保监会的普惠领导,农村金融领域的金融权威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多家省级联社、发展百余家农商银行高管相聚常熟,陈博促进不忘改革初心,恺深牢记农金使命,化数回望奋进征程,字化共谋转型发展。 会上,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博恺发表了主旨演讲。 “点睛”金句 新一轮深化农信社改革,核心是优化行业管理,强化总部服务功能,重点是解决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而推进数字化改革是题中应有之义。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陈博恺 观点摘编 2022年4月,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在数字浙江大背景下,进一步以数字化改革促进深化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成体系普惠金融发展,凝聚浙江农商银行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形势与任务 金融市场格局变革 浙江是银行业的福地,金融科技的高地,也是资金流向的洼地。当前,银行的业务和管理向着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银行的价值链也由封闭走向开放。尤其是当前稳经济政策背景下,大型银行在资金成本、大数据、技术层面拥有的优势,对农村中小银行形成明显的挤压态势,倒逼其转型发展。2019年,浙江省农信联社拉开数字化转型和大零售转型“两个转型”序幕,以建设全国一流社区银行为目标,全面推动深化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发展。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2021年,浙江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别连续第21和第3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金融消费需求升级,要求获得更丰富的金融产品与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扎实雄厚的业务基础和客户资源为数字化改革提供广阔舞台。2008年至今连续14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累计为超过1120万户家庭建立普惠档案,与近660万户家庭签订小额贷款合约,个人(农民)贷款户数超350万户。 服务浙江“两个先行”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鲜明宣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奋斗目标。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联合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业态、模式和服务重塑”“加快构建服务共同富裕的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体系”。对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来说,围绕全过程融入和服务“两个先行”,拥抱数字、深化改革是其中关键一环,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主要举措 建设一体化数智平台 一是建立内外融合的湖。将计算机核心系统上线以来内部沉淀的数据,包括客户信息、全系统“走千访万”活动采集、30年“整村授信”沉淀的数据,与政府部门监管、执法等多源、海量、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以“数据+算力”建设数据云平台,提供数据共享、隐私计算等服务。 二是建立数字普惠大脑。重点面向“三农”和小微打造集信息、分析、决策3大中枢为一体的万维大数据特征库,自动决策模型覆盖营销、风险、额度、定价等环节,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准入门槛。 三是以数据治理推动数字战略规划的形成。深入诊断数据资源现状,完成数据应用管理和运行机制,持续迭代,建立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数字化战略与规划,不断健全数字化能力体系框架建设。 打造开放融合银行生态 一是实施移动金融优先战略。打造“丰收互联”手机银行APP,将金融、生活、客户经理、智能客服等泛金融服务覆盖至所有客群,构筑全景服务生态。目前,注册用户3000多万,月活800多万。二是建设互联开放平台。围绕衣食住行医保教娱,打造面向B端商业市场、G端政府市场和C端个人市场的全功能银行。三是以客户消费体验为问题导向完善“五个银行”。即重视客户体验的个性银行、移动在线的不打烊银行、融合的全能银行、数据驱动的智能银行和开放互联的生态银行。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县域城乡是农信社赖以生存的土壤,一流的社区银行要求我们,既要当好老百姓的财富管家,又要借助自身网点网络等优势,当好老百姓的生活管家。对接数字政府服务体系,开发政务、社保、医保、商务、园区、交通、社区、校园等金融云平台,为老百姓办理政务民生事项提供便利。如政务“一网通办”,实现14大类379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全系统网点、机具、手机银行和展业平板全渠道办理,构建掌上办、就近办、自助办、上门办“四个办”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年轻客群线上办理偏好和偏远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公共服务不便利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数字普惠全方位成体系发展态势全面呈现。 一是突破小微企业信用评估难题。实现客户信息“一图概览”,构建小微企业信用评估模型,探索“无贷户—首贷户—伙伴客户”转化流程,提供递进式金融服务,为小微金融纾困解难,全面助力我省经济稳进提质。截至目前,服务小微企业20.84万户、贷款9800多亿元,占全省银行业的四分之一,其中,首贷户3.4万户,占全省银行业六成。 二是推出数字贷款服务更便捷。数驱“浙里贷”产品,将“无形信用”转化为“有形担保”,线上办理、自主操作、随借随还。“浙里贷”的信贷流程是“1+2+3”:1是“一键登录申请”;2是2分钟内走好全部贷款流程;3是以发放30万元以下小额信用循环贷款为主。让客户“一次不跑”就可享受到便捷服务,大幅改进了上班族和边远山区、海岛百姓的金融体验。目前,“浙里贷”贷款余额达2921亿元,户数202万户。 三是对农户授信实现全覆盖。与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率先全国创新推出“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农户小额普惠贷款,以农林牧渔业以及农房、车产等自定义数据为基础,将土地经营权、林权等综合资产和家庭收入、经营销售收入等评价信息入模,解决农户客群融资难题,目前已覆盖至99.9%符合条件的农户,授信总额达14409亿元。 启示 数字化改革要始终服务于发展大局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各项业务之所以持续领跑全省银行业,关键在于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区银行建设之路,全系统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守正创新,在新时期赢得战略先机和发展空间。 数字化改革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数字化改革出发点是客户,落脚点也是客户。改革成不成功,市场说了算,体验好不好,客户说了算。数字化改革是基于技术进步的变革和重塑,无论到什么程度,农商银行传统的人缘地缘优势不能丢失。 数字化改革要始终围绕省级总部服务强化 新一轮深化农信社改革,强化省级总部服务功能是核心内容之一。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省级平台2500人的科技和500人的数据团队,是数字化改革的坚强保障。未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构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数据应用体系、科技支撑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当前,数字化改革要围绕服务浙江“两个先行”这一大局,为争取理财、金租、消金等资质牌照创造条件,满足“三农”和小微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85美元 投资者担忧供应过剩
- 专访五道口金融学院张健华:金融行业使用数据需要非常慎重
- 停用中国知网?中科院图书馆:将用万方和维普代替知网
- 国家统计局:规范不当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推动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 5G+工业互联网迈向规模发展新阶段 新一轮支持措施将出台
- 增值11倍收购关联方股权, 抛光垫龙头鼎龙股份是否违规“造富”?
- 国家统计局谈国内统一大市场: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 俄乌马里乌波尔战事持续 乌方拒绝俄方“最后通牒”
- 多部门出台政策引导露营有序发展 鼓励利用存量土地建设营地
- 国家统计局:随着长租房市场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趋稳
- 特斯拉上海工厂要复工?已有员工报到,供应商正闭环生产配件
- 中原信托董事长赵卫华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公司争创一流战略道阻且长
- 工信部最新发声!38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 第四批企业名单即将发布
- 拿什么救欧洲?美国天然气价格继续刷新13年高位
- 受俄乌局势影响,日本黄金零售价创历史新高
- CDF之声|沃尔沃集团总裁、CEO龙世德:可持续转型势在必行
- 极光Q3营收8040万元 净亏损缩窄至2070万元
- 卡德罗夫:西方支持基辅政权,意味着俄实际正“与几十个国家交战”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逾9亿归母净利降90%!索菲亚如何走出业绩底?
- 吉林省:推进基本生活物资市场供应体系有效运转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2022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佳片迭出票房提前超过去年暑期档总票房
- 故意遮挡号牌被查,当事人:没想到你们这么早上班……
- 专家解读今年为何这么热!西安的高温何时结束?
- 叮咚买菜首次扭亏二季度盈利2060万,与每日优鲜划清界限账上现金60.6亿
- 湖南学子喜提一款“全球限定”:要珍藏一辈子
- 联盛科技IPO被暂缓表决,全球手机摄像头模组“老三”丘钛微拟创业板融资30亿
- 2022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佳片迭出票房提前超过去年暑期档总票房
- 2022年上半年给基民亏钱最多的15位基金经理 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亏69亿 在消费领域坚定躺平
- 美国豆粕现货溢价高企,对期货价格具有支持意义
- 海南疫情影响几何,店铺如何选址?赴港上市的中国中免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