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不该一哄而上
高校的学撤销专业设置,理应慎之又慎。共事该哄 过去5年里,业管业设一个名叫“公共事业管理”的理专专业,从83所大学的而上名单上消失了。有人入学时发现,学撤销学校的共事该哄这个专业刚开设了三年,连个毕业生都找不到;也有人上了课才知道,业管业设本专业的理专老师其实是从其他专业拼凑来的;还有人发现自己是学校里这个专业的最后一届学生,等毕业后,而上这个专业从此消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撤销被越来越多的共事该哄大学抹掉,直接原因很简单:社会层面对该专业的业管业设岗位需求越来越少,毕业生就业难,理专在招生层面也就日益得不到学生的而上青睐,学校自然没有动力继续开设下去。 公共事业管理是近5年来撤销最多的专业。图表据青塔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校的专业设置因时而变,出现各种增减,实属正常现象。不过,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样,从爆火到遇冷,盛衰转变速度之快确实难言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设立该专业,随后便火爆异常,仅2000年至2001年,开设院校就从57所翻番至132所。但教育部公布的2012、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就榜上有名。 也就是说,它才火了十来年就走下坡路了。具体到一些高校,可能才开设几年就关掉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其背景是,社会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这种社会岗位需求当然是真实的。不过,从匆匆开设到匆匆撤销,这种专业设置上的一哄而上,说明学科设置和就业市场出现了严重脱节。 就像报道里提到的,毕业生要找到对口专业的岗位很难,要么利用教学上的优势来考公务员,要么考研换专业,要么只能去就业市场碰运气,去那些专业门槛限制不是很严的企业。如此一来,所谓的专业学习就成了“鸡肋”。 从学科专业设置的角度看,当初公共事业管理成为“风口”,高校一哄而上,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本身是极不合理的。说白了,一些高校设置该专业,可能并不是基于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目的,而更多是为了招生而设,希望通过“大而全”的学科设置,吸引更多的生源。 对开设专业缺少科学、谨慎的评估,导致有的高校在教学资源的储备上略显“潦草”,甚至授课老师也是其他专业拼凑的;加上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复合型专业,于是学生们平时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找工作时自然缺少核心竞争力。 当然,如果只看就业率,不只是公共事业管理,大部分毕业生不从事本专业的岗位,这是很多专业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有观点认为,重点还是个人的职业规划要清晰,话是没错,但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找工作难,不能怪他们不够努力,而更应反思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 公共事业管理成为一种“短命”专业,本质上还是高校扩招背景下学科建设盲目跃进的一个缩影。对高校而言,从开设到撤销,专业设置上的“短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学生而言,如果学不到什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找工作也难,那不啻于是在耽误前程。从这个角度讲,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专业处境,也是一个有力的警醒:高校的专业设置,理应慎之又慎。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小米: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8.29亿元
- 知名快餐连锁企业发布自查自纠工作报告,经济日报:难能可贵的自揭“家丑”
- MS CONCEPT发布中期业绩 纯利约570万港元同比增长58.3%
- 从造纸行业华丽跨入锂电池,美利云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 上海商场里出现“极速造型亭”,号称45分钟让人变精致
- 电子单词卡、学习卡、听力宝……“非主流”教育硬件能撬动多大市场?
- 金融市场投资便利性提升
- “双十一”剁手无忧?退货运费险有了新花样,高保费、骗保等难题仍待解
- 多家快递企业交出10月“成绩单” 行业发展韧性足
- 预制菜成下一个万亿元级产业?菜品品质有待提升,人才短缺问题凸显
- 中国央行今日开展8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17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日语阻碍日本性别平等?
- 四部门: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
- 小米新专利公布:指纹解锁不用担心烧屏了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
- 海外“云回迁”现象涌现,企业上云到底能不能省钱?
- 抖音活动“翻车”,被网友质疑“玩不起”!星巴克回应→
- 潮州特斯拉车祸引发公众质疑
- 大和:上调中联重科评级至“跑赢大市” 目标价升38.1%至3.55港元
-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日语阻碍日本性别平等?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