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动态清零”不可持续,驻英使馆驳斥:事实证明“动态清零”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
4月6日,动态清零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答记者问。英媒英使
记者:近来,称不斥事英国一些媒体声称中国的可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可持续,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近期疫情中“溃败”,续驻效果给全球经济“带来供应链风险”,馆驳你对此有何评论?实证
使馆发言人:个别媒体歪曲“动态清零”含义,提出中国应该放松防控措施,明路选择“与病毒共存”,动态清零其抹黑中国、英媒英使挑拨离间、称不斥事制造恐慌、可持唱衰破坏之心昭然若揭。续驻效果
中国的馆驳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其目标恰恰是实证追求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2022年1月天津出现疫情时,采样过千万仅用时4.5小时,且封控区域精准到商户、单元。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民众生产生活正常,全国感染率和死亡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截至 4月5 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 4 亿 9205 万例,确诊最多的美国有8183万,英国 2121万;全球新冠肺炎累计死亡 618 万例,美国 100.8万,英国 16.5万。根据中国政府数据,中国确诊15万多例(157378),死亡4638例。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实付出了不小的成本。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一定的代价,但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比,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面对可否“与病毒共存”,是否可以放任、不作为、不担当的问题,中国政府的答案是明确的。正因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武汉到香港再到上海,中国政府始终拒绝“躺平”,而是动员起强大的国家力量,举全国之力,以最快速度、最强力度、最大覆盖面阻击疫情,这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维护和保障。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8.1%,增量即相当于排名世界第六位经济体的总量,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新增就业超过120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仅上涨0.9%。2022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定为5.5%左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实施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国也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超1700亿美元,2022年前两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7.9%。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坚持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14亿中国人坚守“动态清零”疫情防线是对国际抗疫和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最大贡献。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紧张情绪缓和 欧美股指止步两连跌 原油涨超2%后转跌4% 美天然气盘中大涨
- ·拟溢价并购亏损企业 绿康生化收到关注函
- ·看金融机构如何花式蹭七夕热点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比亚迪电子获电子烟代加工许可!已完成专利布局及生产线投建
- ·最新研究:第四针辉瑞疫苗可降低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
- ·【中国保险这十年】从高歌猛进到转型求变,人身险重塑进行时!丨金融新未来
- ·坚持“捡面包渣”精神 邹维娜“挂帅”华安乾煜
- ·礼来Q2业绩不及预期 下调全年EPS指引
- ·稳健盈利打消华尔街疑虑 特斯拉信用评级或将被上调而成为蓝筹股
- ·半导体反腐 大基金震动
- ·特斯拉股价遭重挫,数千散户请愿董事会立即展开股票回购计划
- ·国台办:一如既往热忱欢迎和支持广大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发展
- ·从乌克兰出发的首艘运粮船抵达伊斯坦布尔黑海入海口
- ·禽类业务“对冲”、猪价回升拉动,温氏股份二季度报表利润扭亏
- ·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上海发文力挺生物医药产业
- ·郑州“房票政策”实施月余:多楼盘称可用,市场实质变化待考
- ·中国创新药的“反摩尔定律”
- ·司法部:我国基本解决“无律师县”问题
- ·海底捞上半年净亏2.66亿,去年关停的部分门店考虑重新开业
- ·越秀房托上半年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7%
- ·破解流域监督难题:长江水利纪检监察沟通协调机制运行以来推动14项涉水问题整改
- ·长江集团澄清:并未直接持有尚乘数科股权 无任何业务往来
-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优先以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化解金融风险 实现处置成本最小化
- ·狂砸明星代言、广告横行霸屏,借1000还1万的网贷为何戒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