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和水运如何实现低碳发展?专家提出这些建议
专家称,航空和水真正实现航空航海的运何零碳排放还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
“双碳”背景下,实现航空和水运行业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低碳
在22日举行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发展要把能源转型作为环境保护的提出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建议能源结构、航空和水交通运输结构等方面的运何调整。
在周大地看来,实现《巴黎协定》非常重要的低碳一个结论,就是发展各国要共同努力,把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提出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力争使它低于1.5摄氏度。建议“中国目前还没有碳达峰。航空和水真正要实现1.5摄氏度,就必须尽快转向绿色发展方向。”
他说,航空、水运方面目前还在探索如何实现低碳道路,国际社会对空运水运的低碳发展问题高度重视。“航空水运在碳排放之中大约占4%,有些国家可能比例更高一些。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技术创新和技术示范,比如说短途电动飞机,生物航煤已经做了十几年,电动船舶现在在内陆和沿海也都在试行。”
周大地认为,真正实现航空航海的零碳排放还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目前技术路线还在探讨之中,从技术本身来看,不管是发动机还是原料,或是动力系统、飞行器或者船,还有非常长的时间去努力。“现在我们应该开始把近期能做的事做起来。比如国内航运,就要和地面交通高度电气化以后新出现的问题来综合讨论。”
他补充说,空运领域的低碳也不只是飞机本身的问题,其中营运优化减碳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做,比如,减少飞机的滞空时间,提高营运的负载、负荷率,优化各种航运路线。另一方面,机场的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也有空间。
水运方面,他提醒不要只关注远航远洋大船,可以关注内陆沿海的船舶。因为未来一次能源要以电力为主,在这个体系下尽量考虑动力的低碳化,充分利用电力系统,包括蓄电池、燃料电池,另外还可以通过LNG替代等等。
周大地强调,航空和水运的低碳领域需要国际合作,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航运空运组织相关的低碳领域活动。
“这件事光靠航空海运某一家去努力也很困难,政策、科研方向、金融投资等方面都需要一起配合,我们应该从交通系统开始主动提出可供讨论或比较成熟的方案,争取国家的支持,开展航运和空运的低碳排放、碳中和路径方案研究,做到上下结合及早起步。”周大地说。
(责任编辑:综合)
- 拜登缺席APEC会议,美国对东盟为何忽冷忽热?
- 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开展纪检系统综合监督检查 对948个问题挂牌督办促整改
- 中来股份经营现金流锐减11亿与净利背离 林建伟四玩易主或套现30亿被指谋利
- 大股东提前终止减持频频 彰显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力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探析大湾区创新力发展五大趋势
- 混检价格低于3元/人次,多地再度下调核酸检测收费标准影响几何?
- 前有材料涨价,后遇降价风波,新能源下游能否摆脱“陪跑”角色?
- 略盈变巨亏,华谊兄弟王忠军、王忠磊、王笑宇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 中国将逐步推进甲烷排放控制工作
- 中债信用增进公司 支持民营房企融资加快落地
- 广发有色金属日评:铜关注美国通胀数据和中期选举进展,震荡偏强
- 今年CBA全明星周末将开放观众入场
-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依田隆:强化与中国伙伴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