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综合报道 4月20至22日,易纲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举行。中国政策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全球通胀、货币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上,任务就“实施稳健的维护物价稳定货币政策 稳妥应对外部环境冲击”的主题发表了演讲。
易纲表示,易纲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中国政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货币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任务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维护物价稳定也有国内疫情散发、易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中国政策影响。面对这些挑战,货币中国货币政策提前布局,任务稳健的维护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截至今年3月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显著上升。
易纲指出,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易纲表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约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
他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25%。最近,人民银行进一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23条政策举措,包括向受疫情影响的脆弱群体提供支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易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娱乐)
- 320亿美元估值归0!28岁斯坦福天才美女一手“引爆”FTX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
- 马斯克成为唯一董事!推特将全额偿还所有未偿债务
- 两天跌36%,刘格菘“长情股”健帆生物遭遇“资本劫”
- 专访林伯强:上海能源供需中长期承压 需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引进
- 中国(广西)援巴抗洪医疗卫生专家组与巴方展开工作交流
- 上海历史建筑、“活化石”地标公寓法拍,起拍价5.61亿元!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353+1566例
- 小米: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8.29亿元
- 佛山前三季度GDP达8850.10亿元,同比增长2.9%
- 风电整机商三季报业绩分化:明阳智能最赚钱、电气风电下滑最明显
- 松下宣布 11 月开始建设美国堪萨斯州电池工厂,将主供货特斯拉电动汽车
- “保交楼”再迎新政 2000亿元免息贷款支持计划将在6家商业银行展开
- 珠江股份:拟与珠实集团、珠江健康进行资产置换 置出相关房地产开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