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出口增速继续放缓,外需走弱是主要因素
记者 王玉
海关总署周一公布数据称,月出因素以美元计,口增9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7%,速继增速较上月放缓1.4个百分点,续放需走进口同比增长0.3%,缓外与上月持平。弱主当月实现贸易顺差847.4亿美元,月出因素环比增长53.5亿美元。口增
出口增速高于市场预期,速继进口则不及预期。续放需走数据发布前,缓外界面新闻采集的弱主9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9月,月出因素出口同比增长5.0%,口增进口同比增长1.6%。速继
分析师指出,出口增速自8月后继续放缓,主要原因是外需持续走弱及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同时,东南亚国家复产复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他们预计,未来出口增速大概率还将继续下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3%,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续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其中,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至48.8%,连续八个月下降;美国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至50.9%,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全球加息和通胀高企挤压生产和消费、世界经济增长遭受冲击的情况下,海外需求持续走弱是拖累本月出口的主要因素。当前已有超60个经济体开启加息进程,货币政策的收紧较大程度抑制了外需。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补充道,全球需求进入收缩状态,对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形成打压,9月美国商品调查局 (CRB)指数同比增长约25%,较前值大幅下行了10个百分点,价格因素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速。此外,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也是一个利空因素。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计,去年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8.1%。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进一步表示,从韩国、越南的情况来看,外需回落对制造国出口的压力开始显现。9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2.8%,弱于8月6.6%的同比增速,为2020年10月以来最低值;越南出口同比增长10.9%,同样远不及8月27.4%的同比增速。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表示,除外需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外,东南亚国家管控措施放松,复产复工稳步推进,也使得中国出口替代效应减弱。不过,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利好出口企业承接订单,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出口。
进口方面,虽然国内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使得内需有所修复,但高基数效应、人民币汇率贬值和价格因素削弱等均不利于进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随着国内疫情好转,高温限电因素扰动消减,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国内生产消费需求得到改善,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对进口增速形成支撑。
利空因素方面,去年9月,进口同比增长17.6%,高基数效应“压低”今年进口增速。人民币汇率方面,9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震荡下跌走势,全月跌幅约2.9%。
从价格因素看,9月,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中,铜价格降幅扩大,铁矿石价格跌幅收窄,对进口增速支撑小幅回落。
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金额同比下降11.6%, 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同比下降38.8%。
(责任编辑:探索)
- 高端洗衣液THE LAUNDRESS微生物污染处理方案:赔两件新产品或全额退款,需保留产品瓶子
- 快讯:港股恒指高开0.35% 恒生科指涨0.26%腾讯涨超4%
- 赚1131.8亿元!刚刚,社保2021年度成绩单出炉,赎回部分境外资产,还有这些重要操作
- 民航局:上半年航空货物运输量呈V字形走势
- 行业龙头云中马登陆A股,“革基布第一股”加速扩产扩市场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从长期来看是饮鸩止渴
- 中欧班列货值累计近3000亿美元,运价仅为航空1/5
- 美联储暗示放缓加息,澳金矿公司老板预计金价明年升破2000美元
- 通胀和禽流感推高就餐成本,美国将迎史上“最贵”感恩节?
- 中汽协:7月商用车产销24.4万辆和24.6万辆 环比下降6.2%和12.5%
- 通达欧洲24个国家!国家发改委:中欧班列是国际运输服务体系的重大创新
- 从105亿降至不足9亿美元!桥水砍去绝大部分欧股空头头寸
- 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董秘、财务总监接连辞职,季报出错被罚,有钱又募资,支柱子公司业绩突然“摆烂”
- 百亿私募正圆投资回撤超50%,什么情况?基金经理紧急道歉:一直处在煎熬中!还有网红产品触及预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