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山东工行科创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知识917人已围观

简介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胡羽近日,山东工行传来捷报,截至9月末,该行科创贷款突破100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山东省内首家科创贷款余额跨越千亿关口的国有金融机构。数据显示,该行科创贷款余 ...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胡羽

近日,山东山东工行传来捷报,工行截至9月末,科创该行科创贷款突破1000亿元大关,贷款再创历史新高,余额亿元成为山东省内首家科创贷款余额跨越千亿关口的突破国有金融机构。

数据显示,山东该行科创贷款余额达到1004亿元,工行较年初净增超过130亿元,科创增幅达到15%;服务科创有贷户3400余户,贷款较年初净增500余户,余额亿元增幅18.9%。突破

设立专营机构,山东做好专门服务

科技金融是工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关键之因。为做好专门服务,科创山东工行创新搭建“1+2+N”科创专营架构,以自身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

2021年9月,山东工行在省内同业率先成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并在济南、烟台设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分中心,打造科创金融服务的排头兵。聚焦济南市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这一契机,山东工行全面融入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全市成立18个服务组,推动形成多点支撑、全面响应的科创金融服务格局。

此外,山东工行在全省范围内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前沿阵地,按照“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先行先试、有序推进”的原则,在8个国家级高新区设立新市场特色支行,对国家级高新区的服务覆盖率由25%提升至58%,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

“标签式”管理,“立体式”画像

为给科创企业匹配更加优质的金融产品,山东工行研发“创享未来”服务系统,搭建起涵盖22项因子的评分模型,对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标签式”管理、“立体式”画像,进一步降低科创企业融资门槛。

在业务审批方面,该行建立科创业务专项审议制度,派驻科创金融专职审查团队,探索实现主动授信与业务自动化审批,并引入专家的“外脑”支持,通过工总行“云审议”方式为前沿科技项目提供决策支持。

在服务效率方面,该行实施限时服务,首贷法人客户授信平均用时16个工作日,服务效率提升明显。

关注点由“物”转移到“人”

为优化提高授信测算的灵活性,针对科创企业特点,工总行在同业中首创科创企业专属评级与授信模型,更加注重企业的无形资产与未来成长,把关注点由“物”转移到“人”,更加科学地测算企业的偿债能力。

山东工行还不断优化提高信贷产品的多样性,针对初创期的企业,研发推出“创新积分贷”;针对成长期的企业,推广“专利贷”“认股贷”等特色场景,为409户科创小微企业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22亿元;针对成熟期的企业,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设备购置绿色贷”,被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五部门联合评为山东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秀金融创新产品。

为提高投贷联动的可得性,该行拟联合工银投资与济南市政府共同成立规模100亿元的科创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助力。

“春苗行动”提高信贷覆盖面

今年上半年,山东工行多部门联合组成柔性团队,到济南、烟台、临沂、淄博、威海等地深入调研,累计走访28户重点企业,形成生物医药等行业的服务意见。

针对科技创新重点客群,山东工行积极开展“春苗行动”,聚焦新技术、、新业态,内抓联动、外强共建,不断提升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信贷覆盖面。

此外,该行积极开展创新试点工作,按照山东银保监局《关于开展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由省行分管行长亲自带队,深入走访调研,选取6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试点,努力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综合创新服务方案。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