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惦记“顶流”了!今年最香的是这类中生代基金经理
每经牛眼 基金二季报如期披露完毕,顶流顶流基金经理也如往常一样,别光昭示出自身强大的惦记的类代基号召力。 “满屏的今年金经坤坤、嵩嵩之类的最香中生,他们的顶流投资风格也没有太多变化。大部分重仓股依然是别光那些老面孔,新的惦记的类代基不算多。”一位老基民向记者感叹道。今年金经 毫无疑问,最香中生近几年来,顶流市场风格转换和规模快速扩张,别光顶流基金经理交出的惦记的类代基业绩并没有过往搬那样耀眼。相比之下,今年金经结构性A股市场,最香中生却催生出一些令市场记忆深刻的中生代基金经理。 而据记者了解,越来越多的代销机构,尤其是将产品代销视为财富管理转型一大抓手的券商,同样也加入到对优秀公募中生代基金经理的挖掘潮流之中。 那么,什么样的中生代基金经理能够得到券商的青睐呢? 三大核心门槛 去年11月,在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分论坛上,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财富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勇进曾表示,在产品选择标准上,公司采取量化评估和调研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除了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外,基金投顾团队还会特别关注一些中生代、更有爆发力的“潜力股”,希望能够为投资人创造良好的回报。 事实上,关于中生代基金经理的定义,无论是券商,还是公募基金圈层都并没有准确的答案。甚至,在不少券商和公募基金人士眼中,中生代就是个营销的定义,专指那些业绩突出,并不出名,且很有潜力的公募基金经理。 有没有精准的定义显得并不重要,这并不能阻挡券商加大公募基金的研究,投入到挖掘公募优秀中生代经理的潮流之中。 某券商金融产品业务负责人在微信上向记者表示:“每家的定义应该不一样,所谓中生代指的应该是年龄,但显然大家不会把年龄作为一个选基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在我看来流行中生代是结果而非原因。近几年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基本都偏年轻化,而规模和业绩也呈现负相关,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偏年轻和规模中小。” 某资深券商网金人士则是在微信上告诉记者:“市场上对‘中生代’基金经理尚无精确地定义,一般是相对于‘资深’基金经理和‘新生代’基金经理来说,往往从管理年限、管理规模等角度去区别界定。” 而据记者对多家券商相关人士的采访了解发现,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基金产品业绩、基金经理能力圈等等都是券商挑选中生代基金经理的维度,其中前三个则是券商挑选的核心所在。 “中小基金规模这个很难定义,主动权益型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最好在100亿内。”前述券商金融产品业务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沪上某券商财富管理人士也在微信上表示:“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基本设置在100亿元规模之内。” 而前述资深网金人士表示:“从管理规模去看,我们关注的中生代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一般在几十亿以上、300亿以内,通常属于行业非”顶流“,但在市场上或某一赛道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未来可塑性和成长空间相对更大。” 就基金管理年限来看,券商的答案也并不同一,但普遍有最低的门槛,那就是至少要有3年的基金管理经验。 “我们会较多关注投资年限3-7年,在管基金的管理年限3年甚至5年以上,有中长期业绩可参考的基金经理。相对于管理经验3年以下的新生代基金经理,这些中生代基金经理经历过牛熊转换,市场经验更丰富;而相对于管理经验7年以上的老司机基金经理,他们往往能够更快适应时代变革与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市场变化。”该资深网金人士及进一步分析指出。 某中型券商财富管理人士则是在微信上向记者表示:“我们认为公募优秀的中生代基金经理最少的管理年限是3年,但是最好不要超过10年。” “小规模基金不一定都能成为佼佼者,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中生代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也有一定的要求,他的投资风格是否稳定,产品回撤控制的程度,毕竟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上述券商财富管理人士表示。 更换挑选基金赛道 毫无疑问,代销金融产品已是券商向财富管理转型的一大抓手。中证协数据显示,2021年,行业实现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收入190.75亿元,同比增长51.7%,远高于经纪业务19.6%的增速。2021年券商代销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47%,首次超过10%,个别券商的代销收入占比甚至超过20%。与此相伴的是,券商积极调整财富管理组织架构旨在加大转型力度,顺应客户需求由金融产品向解决方案变迁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居民财富日益搬家进入A股市场,公募基金的投资价值也越来越被投资者重视。当管理规模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的顶流基金经理不断出现时,公募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的步调也很难再保持一致,我们挑选基金时,还需要仅仅聚焦于顶流基金经理吗? “对于新兴产业,中生代很多一入行就是从那些看起的,而且他们也是有相对资深的研究经历,可能投资时间不够长,但是投资框架和储备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前述金融产品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前述券商财富管理则是坦言指出:“通过跟踪表明,近年来”中生代“基金经理圈层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和业绩可圈可点的产品,其管理的产品不仅年化收益率颇高,往往回撤控制得也较好。” 而据记者了解,这些优秀的中生代基金经理,也往往是券商开发自家券结产品的不错选择。 经历过经济低估值高增长的美好时代,也见证过钢铁、有色主导的,眉飞色舞的A股,追求高质量增长的当下,从普涨到热门赛道,或许作为基民,挑选基金的眼光也可以从专注顶流基金经理的身上挪一挪,券商的做法是个很好的参考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鼓励中外资金融机构互惠共赢
- OPPO开发者大会官宣 ColorOS 13/潘塔纳尔系统齐亮相
- “经济衰退”成美政治敏感词!美媒发现,维基百科悄悄做了一件事
- 远洋集团:上半年营业额234.12亿元
- 农业银行与五家房企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 提前10天破万列 中欧班列再提速
- 手机出现这三种情况 说明你该换手机了
- 北京天堂超市酒吧被吊销执照
- 美国第二季度非农企业部门生产力下降4.1%
- 商务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 正加快数字化发展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8月22日起暂停开放
- 半年赔上亿!“奶茶第一股”香飘飘:不香了,更飘不动了
- 俞敏洪:东方甄选以前接近半年的带货量不如现在一天
- 美称俄试图利用土耳其绕过制裁,土方承诺:对俄制裁立场未改变
- 二手房成交量连创10年新高!成都这些楼盘为何受购房者青睐?
- 华硕新款ROG游戏手机处理器曝光:搭载联发科天玑9000+
- “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榜单发布,柔性显示领域成都排名榜首
- 多因素推高鸡蛋期现货价格 利好产业链一体化养殖企业
- 从52%跌至36%!因疫情应对不力等 日本首相支持率再创任内新低
- 泽连斯基:若审判乌战俘 俄方将自断谈判之路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