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正文
年度调控目标达成 物价仍将“稳”字当头
综合49821人已围观
简介本报记者 连润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顺利实现年度调控目标。展望2023年,专家表示,尽管全球大宗商品 ...
本报记者 连润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公布数据显示,稳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年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调控达成顺利实现年度调控目标。目标
展望2023年,字当专家表示,稳尽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依然存在反复,年度同时国内消费的调控达成恢复也可能带来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修复,但从全年看,目标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望减轻,字当在落实保供稳价政策背景下,稳食品价格难见大幅上涨,年度物价料继续保持总体稳定。调控达成
政策有效 调控目标实现
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目标2022年12月,字当全国CPI环比由降转平,同比涨幅略有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2022年12月,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措并举做好市场保供稳价,物价运行总体平稳。PPI方面,受石油及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影响,PPI环比由涨转降;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PPI同比降幅收窄。
同日出炉的2022年全年物价数据显示,在海外通胀“爆表”的背景下,中国物价“稳”的特征极为突出: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低于3%左右的年度调控目标,也大幅低于发达经济体物价涨幅。
回顾2022年物价走势,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丁宇佳说,2022年前三季度油价、猪价轮番上涨施压CPI,但在有力有效的保供稳价政策等作用下,CPI同比增速未突破3%,年内高点为9月的2.8%,全年以2.0%的温和水平收官。
“我国顺利实现了年度调控目标。”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2日说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2022年,我国CPI走势总体平稳,且持续在较低水平运行,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民生消费品供给保障基础坚实;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保供稳价政策有力有效。
“2022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着力加强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12日说。
总体无忧 输入性压力趋弱
对2023年通胀形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平稳”“温和”成为专家观点中的关键词。
看外部因素,输入性通胀因素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将有所减弱。一方面,海外央行紧缩货币政策推动通胀总体降温;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供应链运行逐渐回归常态,能源、食品价格中枢有望下移,2023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呈回落态势。
“2023年全球通胀中枢大概率较2022年下移,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明显下降。”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看国内因素,粮食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基本恢复正常,蔬菜价格季节波动但整体保持温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再考虑到各类保供稳价政策措施继续发挥作用,2023年物价料继续保持总体平稳运行。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往往扮演着通胀的重要推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说,2022年4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上升,预计到2023年第二季度猪肉价格会较快回落,从第三季度开始逐步企稳。我国主粮库存和自给率都远超国际警戒线,在高库存和低对外依存度的支撑下,国内粮食涨价风险较低。
关于工业品价格,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预测,2023年,在国内需求逐步回暖与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共同作用下,工业品价格有望适度回升,预计PPI同比将呈现温和增长。温彬分析,我国内需逐步恢复将从下游支撑PPI增速,房地产投资低位企稳将对生产资料形成一定支撑。
未雨绸缪 兜牢民生底线
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专家认为,粮食、能源保供稳价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不断增强,将为2023年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提供坚实基础。
人民银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地缘政治冲突仍扰动世界能源供应,发达经济体高通胀粘性较强,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后,消费动能可能快速释放,也可能短期加大结构性通胀压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建议,密切跟踪监测预警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动向与价格走势,尤其是强化对国际油气、粮食、黑色和有色金属等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加强对国内外主要期货和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联动分析。
此外,郭丽岩表示,应强化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在这些方面,有关部门已积累了充分的应对经验和手段。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及时开展储备调节,缓解生猪猪肉价格大幅波动;以煤炭为“锚”,千方百计稳定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遏制过度投机炒作……2022年,我国重点做好“稳民生商品、稳大宗商品、稳市场预期”工作,成效显著。
人民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展望2023年,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万劲松表示。
Tags:
相关文章
二级债基上周仍亏损严重 理财赎回后资金配置去哪儿?
综合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彭水萍 上周,债市波动牵动人心,各类型债券回调的因素多集中于资金面的波动和收紧,加剧场内资金的担忧。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上上一周的债市巨震没有进一步恶化,总体已出现回调。从上 ...
【综合】
阅读更多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成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
综合转载自光明网央视网消息:今天8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1场,介绍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情况和成就。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介绍了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有 ...
【综合】
阅读更多限电考验证券业,没了空调续命,四川辖区券商如何做到交易与节能两不误?三家券商实探
综合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8月18日讯记者 高艳云)“成都限电”冲上热搜,川籍券商如何应对?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用电负荷让电于民,如何对员工最大人性化管理,又如何限电之 ...
【综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