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以高管降薪来提升员工待遇,刘强东意欲何为?
知识868人已围观
简介近日,京东的消息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待遇,并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再是2022年三季度的发布,表面上维持扭亏为盈的高质量增长,但实际却是以营收增长疲惫、用户规模流失及削减 ...
近日,高管京东的降薪消息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是提升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待遇,并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再是员工欲何2022年三季度的发布,表面上维持扭亏为盈的待遇东意高质量增长,但实际却是刘强以营收增长疲惫、用户规模流失及削减营销投入所换来的高管;再就是刘强东继续转让京东系公司股权。
01
以高管降薪来提升员工待遇
先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降薪全员信讲起。
11月22日,提升京东集团创始人、员工欲何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布全员信,待遇东意大概这么几点。刘强
重点是高管要提升员工待遇。刘强东在信中明确表示,降薪“自2023年1月1日起,提升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兄弟们提供基础保障。过去,德邦的做法虽然合规合法,而且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同类公司,但依然有很多外包兄弟不能像自有员工一样享受全额五险一金待遇。我们会按照一定条件,逐步把外包兄弟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让大家更有保障!”
刘强东还补充到,“集团拿出100亿元人民币,为包括全体德邦兄弟们在内的所有集团基层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我希望此举能为工作满五年以上全体员工,包括每一个快递兄弟和客服兄弟实现购房愿望。这是循环无息贷款基金,意味着未来十年,集团累积投入资金总额高达数百亿人民币。”此外,刘强东个人还将再捐出1个亿去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
都知道,今年7月京东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完成了收购德邦控股超过50%的股权并纳入京东系。对于合并原因,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位投资人士表示,“德邦之所以被认为是最适合京东物流收购的一个优质标的,主要原因还是其硬件资源具备较强价值。”他还进一步补充,“强干线以及大件运输能力的补足,基本可以看作是京东物流还未补齐的最后一块重要拼图了。”
据悉,截至2022年9月第,京东体系员工总数近50万人,比去年底增加7万多人。
资料来源:京东物流官网。
那么问题来了,这笔巨额资金从何而来?
刘强东也给出了答案: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全员信指出,“集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得越多。”与此同时,刘强东还在会议上宣布,今年年底将对10%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进行末位淘汰,并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刘强东也为高管“画了个饼”,表示“我向你们道歉!如果两年之内,京东业绩重回高增长状态,集团随时可以恢复大家的现金报酬。”
简单来看,这封全员信将刘强东体恤员工演绎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反衬出对高管的不友好。
那么下一个问题,谁会是第一批“受害者”?
从刘强东的实际行动来看,无疑是零售管理人员了。
刚宣布下调薪酬后不久,时尚家居事业群负责人冯轶、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刘利振、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林琛被殃及,或退休或离职,由管培生孔祥莹、吴双喜接任。
除了人员上的调整,刘强东还将京东3C家电事业群拆分为家电家居事业群和电脑通讯事业群,将时尚家居事业群改为时尚美妆事业群。自此,京东零售拥有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时尚家居事业群、生活服务事业群、企业业务事业群4大事业群及家电家居事业部、通讯数码事业部和同城业务部3大事业部。
02
扭亏为盈的业绩背后尽显“疲惫”
不难看出,刘强东的经营思维已经发生转变,由“打天下”转为“守天下”,强调“节流”而非“开源”。
不少读者可能心存疑惑,不应该是这样,毕竟京东集团刚刚上交了一份还算令人满意的“答卷”。
11月18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35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服务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42.2%;经营利润87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资料来源:京东集团2022年三季报。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集团延续上季度扭亏为盈,但此前已连续4个季度亏损,终于在今年第二季度首次盈利。
对此,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徐雷表示,“京东持续聚焦提升各业务版块的经营效率,帮助我们在行业面临挑战的环境下仍然取得健康增长。”
此外,京东集团还披露了一些其他数据。截至2022年9月底,京东集团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同比增长65%至1267亿元,其中,运营超过1500个仓库,包含云仓生态平台上的云仓管理面积在内,仓储总管理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从2017年提出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京东体系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900亿元。
但业绩增长背后所表现出的“疲惫”也值得深思。
首当其冲便属营收增长乏力。
回首京东集团的发展之路,2016年之前可谓是意气风发、高歌猛进,营收增速均在50%以上,但2016年开始增速便有所放缓,降至50%以下,接着便是一路下行,2017年至2019年增速依次为39.3%、27.5%、24.9%,但在积极调整业务之后,2020年和2021年增速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17年。
时间拉回到2022年,分季度来看,京东集团营收增速分别为18.0%、5.4%、11.4%,大致呈波动性下滑趋势,若照此下去,预计全年增速大概率会继续探底。
最可怕的,2021年以来京东集团在持续大手笔收购下,依旧没能解决增长问题。
除了今年将德邦控股纳入合并报表,增加300亿规模外,去年还将跨越速运收入囊中,也贡献了百亿收入。但如此豪掷之下,京东集团的增长速度并未有明显起效。
而近年来京东体系用户增速下滑无疑是罪魁祸首。
业内都知道,京东玩的就是自营电商模式,从成立之初就高喊“正品自营”,加之坐享电商红利以及既定的烧钱策略下,京东给予了消费者优质的购物体验,用户增长基本无虞。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1亿,占网民整体的80%;相比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仅3.02亿,占网民整体的48.9%。另据Wind数据显示,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从2013年的4.5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4.92万亿元。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近十年时间内,网民用户规模提升近2倍、交易额增长更是超2倍。
然而,随着中国电商步入红海,加之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强势崛起,包括京东在内的电商平台开始由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互相卷向对手的基本盘。
体现在用户增速上,尤为明显。两年前京东集团单季度用户规模增速还能维持在20%-30%之间,但今年以来增速陡降,截至9月30日的12个月,年度活跃用户数同比仅增长6.5%至5.9亿人。
群狼环伺下,京东集团2022年以来也被迫削减营销开支,第三季度同比下滑2.1%,这也是业绩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之一。
03
创始人刘强东“隐退”只为提升行政效率?
除了业绩上的颓势,京东集团还面临着刘强东的“隐退”。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刘强东累计卸任约230家公司职务,大多数为京东生态在全国各地方的物流与供应链企业;2021年又卸任了18家公司职务;今年4月7日,京东集团更是将CEO更换为徐雷,而刘强东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当然,今年以来,刘强东转让京东系公司股权的事项仍在持续着。
就在上月27日,刘强东将持有的京东图书关联公司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5%股份转让给京东集团副总裁缪钦,并已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转让完成后,缪钦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同时李娅云持股30%,张雱持股20%。
资料来源:企查查。
同日,刘强东还将所持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5%股份转让给缪钦,也已经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转让完成后,缪钦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同时李娅云持股30%,张雱持股20%。
资料来源:企查查。
据悉,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经营范围包括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批发与零售及网络发行业务等;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经营范围包括投资管理、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等。
当然,这都是刘强东“隐退”的冰山一角,给出的原因多为“提升行政效率”。
但无论怎么说,京东集团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未来还能讲出怎样的故事尚需市场给出答案,我们拭目以待。
Tags:
相关文章
小康人寿等不当竞争被通报 评论:中小险企更需脚踏实地
知识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评论员 袁园日前,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人身险产品通报,指出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个别公司激进经营,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小康人寿三家机构的产 ...
【知识】
阅读更多保时捷出尔反尔!减配万元零件仅赔数千代金券,车主怒了:中国市场不要了?
知识保时捷出尔反尔!减配万元零件仅赔数千代金券,车主怒了:中国市场不要了?杨德霖受访车主向时代财经表示,在4S店单独安装一套电动转向柱需要3万多元,现在赔偿的2300元与其价值不符。保时捷近期因“取消免费 ...
【知识】
阅读更多天地壹号520带薪放假一天,员工:放假属实,上面领导的意思
知识【#天地壹号520带薪放假一天#,员工:放假属实,上面领导的意思】#员工回应520带薪造娃通知#5月9日,广东江门。一份天地壹号520带薪放假一天的通知引发关注。通知中提及“根据现在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
【知识】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珠江啤酒: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56%
- 海油发展:前三季度营收增22.98%,归母净利增37.15%
- 关键时刻冯柳出手!凭这一只股暴赚4500万元,邓晓峰、庄涛、周应波、彭旭等最新持仓同时曝光!
- 财报预期增速放缓,美股开盘Meta股价跌3%,多家科技股走低
- 特斯拉盘前跌2% 特斯拉中国宣布降价
- 光伏玻璃巨头信义光能拟赴A股上市 能否再现千亿市值盛景?
- 欧元区10月PMI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 创23个月新低
- 楼市传来大消息!万亿赛道飙升,最牛暴涨16%!“茅”指数跌近3%,片仔癀逼近跌停!科技巨头重挫
- 折戟三季报后 飞利浦启动大规模重组!拟裁员4000人
- 为加强品控 对零部件探伤 特斯拉上海工厂拟新增两台射线设备